智慧环保监控平台一大亮点,是实现了全市线上监控与线下网格化监管体系的有机融合和智能监控系统建设的全覆盖。
据介绍,甘肃建立实施网格化监管体系,实行空气质量三级预警机制,并将大气污染防治重点任务六张清单优化调整为燃煤锅炉综合整治、洁净煤配送体系建设、涉气工业企业达标治理、施工场地扬尘管控、清洁取暖改造工程和重点污染治理项目。印发实施《甘肃省2018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甘肃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作战方案(2018-2020年)》。
责任体系方面,尽快推动出台《省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同步指导督促各地制定责任清单,切实厘清各相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压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同时,加强科学治污,建立全省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探索开展全省空气污染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工作,建成运行各市州空气质量微测网,充分运用科学防治手段,提升大气环境质量精细化管理。精细管理:引导倒逼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开展随着大气污染攻坚战的推进,机动车尾气、扬尘、城乡居民燃用散煤秸秆等烟尘大气污染短板问题日益突出,尹越说,大气污染防治还没有实现从人防到技防的转变,大气环境管理工作亟待在科学化管理上下功夫见成效。同时,严格落实月调度制度,对各市州大气污染防治推进落实情况,特别是重点任务六张清单落实情况进行调度,实行每月预警通报和挂账销号制度,有效督促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为此,甘肃省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开展柴油货车污染治理专项行动,淘汰老旧机动车4.3万辆,配合生态环境部机动车监控中心对兰州市查处的7辆假冒伪劣柴油货车进行了登记、拍照、封样、移交和送检。全年完成煤改电煤改气洁净煤替代近40万户,改造、新增清洁取暖面积5000万平方米,完成3160台燃煤锅炉综合整治,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面积共263万平方米。水污染防治、土壤修复、固废治理有望迎来突破性进展近期,多地陆续公布2018年污染防治工作成果以及2019年行动计划。
事实上,作为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点战役,和蓝天保卫战一样,各地的碧水保卫战也在同时进行。据了解,湖南省今年要推进省级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和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建设,确保人居环境和农业生产安全。针对新一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四川省生态环境厅总工程师赵乐晨表示,2019年是完成十三五目标的攻坚年,也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关键年,要抓住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行业谋划思路。据悉,自2013年大气十条实施以来,四川省稳步推进各项大气治理措施。
根据2019年污染防治重点工作安排,这些省份仍然秉承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态度推进蓝天保卫战。其中,山西省2018年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平均下降10.8%,优良天数较2017年平均增加7天,重污染天平均减少3天。
此外,2018年12月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提出,到2020年,系统构建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对此,信达证券分析师吴漪分析认为,根据《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6-2020年)》要求,到2020年,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要得到阶段性改善,长江、黄河、珠江等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达到70%以上。到2020年底,46个重点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与此同时,河北省进一步加强了固体(危险)废物跨省转移监管,从严把控危险废物跨省转入。
2019年,是土壤污染防治法实施元年。其中,成都市通过加快推进煤改电煤改气,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已经累计下降71%。新组建的生态环境部,打通地上和地下、岸上和水里、陆地和海洋、城市和农村,推动水生态环境保护统一监管要全省上下一盘棋,通过持续精准发力,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约束性目标任务,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取得明显成效,并且建立政府主导、市场驱动、企业担责、公众参与的全省土壤污染防治体系。水污染防治、土壤修复、固废治理有望迎来突破性进展近期,多地陆续公布2018年污染防治工作成果以及2019年行动计划。
按照计划,2019年上半年试点城市政府印发实施方案。从各地公布的成绩单来看,污染防治攻坚普遍取得阶段性成效,尤其是大气污染防治收效显著。
2019年2月18日,深圳市发布《深圳市水污染治理决战年工作方案》,2019年全市计划完成水污染治理投资近500亿元,到2020年全市将累计完成治水投资近1200亿元,确保在2019年年底前全面消除黑臭水体。2025年底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随着2020年水污染防治验收节点的临近,2019年将成为实现水污染治理规划目标的关键一年。柴发合表示,下一阶段仍然需要加强落实一岗双责,提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认识。六项主要污染物平均浓度均同比下降,其中PM2.5下降6.8%。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无废城市按照试点先行与整体协调推进相结合、先易后难、分步推进的原则,拟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个左右有条件、有基础、规模适当的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
此外,2018年12月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提出,到2020年,系统构建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据悉,自2013年大气十条实施以来,四川省稳步推进各项大气治理措施。
2019年,是土壤污染防治法实施元年。水污染防治进入关键之年不仅仅是大气污染防治工作,2018年水污染防治工作也取得积极进展。
河北省制定的净土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全省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重点区域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控制。值得一提的是,根据住建部针对全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进度安排,2019年起,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据了解,湖南省今年要推进省级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和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建设,确保人居环境和农业生产安全。其中,山西省2018年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平均下降10.8%,优良天数较2017年平均增加7天,重污染天平均减少3天。针对新一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四川省生态环境厅总工程师赵乐晨表示,2019年是完成十三五目标的攻坚年,也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关键年,要抓住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行业谋划思路。通过在试点城市深化固体废物综合管理改革,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无废城市建设示范模式。
2019年2月12日,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厅长邓立佳在部署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整改工作时表示,2019年,要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和标志性重大战役,健全省级环保督察长效机制等。事实上,作为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点战役,和蓝天保卫战一样,各地的碧水保卫战也在同时进行。
根据2019年污染防治重点工作安排,这些省份仍然秉承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态度推进蓝天保卫战。其中,成都市通过加快推进煤改电煤改气,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已经累计下降71%。
2月份,山东省对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开展清理整治。今年,四川省将把成都平原、川南地区大气质量改善一并作为全省环保一号工程,突出重点、带动全域,力争新增4个达标城市。
此外,湖北省正在探索建立水生态补偿机制,在全省20个县市区开展试点,相关规定也陆续出台。新组建的生态环境部,打通地上和地下、岸上和水里、陆地和海洋、城市和农村,推动水生态环境保护统一监管。大气污染防治仍是重中之重3月6日,四川省公布大气污染治理一号工程进一步扩容。其中,河北省2019年将聚焦PM2.5治理,持续攻坚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优化调整等六大攻坚战,力争全省PM2.5平均浓度比2018年下降5%以上。
到2020年底,46个重点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继续开展并深化涉及更多城市的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协同推进大气污染工作,全力支撑国家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
对此,信达证券分析师吴漪分析认为,根据《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6-2020年)》要求,到2020年,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要得到阶段性改善,长江、黄河、珠江等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达到70%以上。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司长张波在2月份的例行发布会上表示,2019年,将以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长江经济带和环渤海区域为重点,全面推进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做好打黑、消劣、治污、保源、建制工作,即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基本消除重点区域劣V类国控断面,强化污染源整治,保护饮用水水源,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尤其是河北、山西、山东等重污染天气频发地区。与此同时,河北省进一步加强了固体(危险)废物跨省转移监管,从严把控危险废物跨省转入。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